高級駐團戲劇導師
蕭俊傑

如果我們不只看初衷

大學某年暑假,我在一間出版社實習,輾轉得到機會參加一個戲劇工作坊。工作坊導師帶着我們重讀一篇福音故事——本以為導師要讓我們從中體會某些宗教價值,但他卻帶我們從群眾的角度感受,去代入被丟石頭的婦人、目睹耶穌寬恕婦人的路人。這是我首次知道「過程戲劇」,卻不知道後來我會成為戲劇教學工作者。

應用劇場是活在當下的社會藝術,幫助創作人和參與者觀察、感受、思考自己、他人、社會。這種戲劇教育借故事促進參與者對話和思考,源自社會但保持思考距離,理論上是個社會的維修站,是個停火區,可以讓人停一停,想一想,互相在藝術中交流,整裝待發,重新出發。

如果可以消除一種執念,我會選擇消除「初衷」。擁抱「初心」縱是善意的提醒,但一成不變,它也可以成為具惡意的東西,自我膨脹變成令人哭笑不得的自我中心,反而我認為沿路的學習、反思、發現,可能比因「初衷」所設限的世界更為美好。

我認為沿路的學習、反思、發現,可能比因「初衷」所設限的世界更為美好。
2013年加入中英劇團成為駐團戲劇導師。

現為中英劇團高級駐團戲劇導師,愛爾蘭三一學院教育碩士(戲劇教育)及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榮譽)文學士。

蕭氏過去十五年一直醉心戲劇教育和課程設計,他致力於教師培訓,特別是在課程中應用戲劇教育。 他也為中小學設計了各種戲劇課程,涵蓋語言學習和基於問題的學習。他也為中小學設計了各種戲劇課程,涵蓋語言學習及議題學習。

作為劇作家及導演,蕭氏專研於應用劇場範疇,包括社區劇場與歷史保護。其作品包括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資助的社區口述歷史戲劇計畫及賽馬會「獅子山傳耆」口述歷史戲劇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