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及外展主管
黃振輝

打開世界大門的鑰匙

教育及外展部常常會通過不同的戲劇手法引導參加者反思,從而認識自己、認識社會,思考不同的議題。「過程戲劇」就是其中一種的手法。我們會根據時事議題設計不同的情境,促參與者時而深入探討,時而抽離客觀分析處境,透過「代入」與「跳出」預演人生、思考議題。

戲劇可以通過情境的展現,讓參加者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或是看到自己的思考方式。例如你如何選擇事情的優先次序,如何區分主次反映了你的角度和價值觀,從而可以不斷修正自己。這似乎與佛教中的修行有相似之處,通過參與戲劇活動的過程,修訂自己的思維、能力和目光,甚至是自己的理念。因此我常常形容,我們的工作就像將一把鑰匙交給他人,令他人多打開一道門。

如果可以消除社會一種執念,我會選擇「望子成龍」。我們正在構想來年的新劇目,也是以此為題。故事的主人翁備受父母呵護,同時也背負了太多的期待,反而限制了成長,結果如何發展還是未知。為人父母當然希望為孩子鋪好前路,追求最美好的將來,但適時學會放手亦尤關重要,因為只有讓孩子自行摸索,才能真正找到最切合自己的道路,而挫折不僅是人生的必經階段,也是學習與反思的契機。希望所有孩子都可以走出「舒適圈」,拋開枷鎖追尋自己心中的路。

我常常形容,我們的工作就像將一把鑰匙交給他人,令他人多打開一道門。
2009年加入中英劇團,成為劇團首位駐團戲劇導師,於2016年及2023年先後晉升為首席駐團戲劇導師及教育及外展主管。

1996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主修舞台表演;並於2016年修畢香港演藝學院藝術碩士,主修戲劇教育。

黃氏為資深戲劇教育工作者,多年來以自由身從事編、導、演及戲劇教育工作,直至2009年加入中英劇團,成為劇團首位駐團戲劇導師,並於2016年晉升為首席駐團戲劇導師。教學對象包括幼稚園、中小學、教師、成人、長者,亦曾為不同機構提供企業培訓。

2008年,黃氏將口述歷史戲劇引入香港,策劃全港首齣由長者親述個人歷史的公開演出劇目。有見口述歷史劇的意義和感染力,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區議會、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等先後支持計劃,並將口述歷史劇擴展至全港各區。至今,黃氏已編導逾15齣口述歷史劇,培訓逾400位長者作口述歷史劇演出,並於2022年執導全港首個長幼共融口述歷史劇──《做盡香港人》。憑着其豐富的口述歷史劇經驗及前瞻性的視野,黃氏於2013年在法國舉行的國際戲劇/劇場與教育聯盟世界會議中發表有關香港口述歷史劇發展的論文演說,隨後數年更為中國內地的社會服務機構提供口述歷史劇製作培訓,把體會與經驗傳揚至更多受眾。

黃氏推廣藝術教育及社區藝術不遺餘力,多年來秉持「藝術即發掘心靈的過程」之理念,認為戲劇不只是一種表演形式,而是作為追尋真善美的媒介,從而提升人文水平。黃氏協助其任教長者中心於2015年起連續三年獲社會福利署嘉許,成為三星級的「關愛長者機構」;其策劃的《社區口述歷史戲劇計劃──深水埗區:留住埗城香》更分別於2012年獲頒香港藝術發展獎(非學校組)優異表現獎及於2017年獲新加坡「第五屆亞太區創新老人照顧大獎」最佳長者計劃入圍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