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藝術總監
盧智燊

消除自我  拒絕「牙痛」

生活在這個世界、這個時代,有些事物我們不得不執着,要是失去這些執着,便等同失去自我。然而這份執着,應該堅持到哪一個程度呢?不論處世之道、導演還是演戲,最難做到的往往是「平衡」。以戲劇為例,你要具備演技,但不可以向觀眾展示演技,因為演戲源於生活;你要做好導演工作,處理好想表達的事物,但不可以留下太多人為痕跡,失去自然感。做人亦然,你需要執着,有自己的風格和品味,但過份執着也會帶來反效果。其實如果大家都能消除過份的「自我」,將更多心力欣賞他人,而非鞏固自己的權利或擁有的東西,或許會變得更美好。

我入行已經超過三十年,想來也是一種瘋狂,一種執着。我猜這些執着是難以言說的,只有單純的熱愛。就像最初愛上一個人時,可以近乎盲目、不求回報地付出。我堅持了這種瘋狂,已經三十多年了。而我希望能繼續保持這種瘋狂,到無法解釋的程度,讓更多人認識舞台劇,讓更多人認識中英劇團。今個劇季的每一個劇目都與我們息息相關,而不僅是「牙痛文學」,我們希望通過這些作品引導觀眾和社會關注和思考我們認為值得關心的議題。如果每一個劇團所創作的作品,都能夠與時下社會、我們面對的問題扣連,或者這種的「大同」氛圍會令社會變得更好。

我入行已經超過三十年,想來也是一種瘋狂,一種執着。我猜這些執着是難以言說的,只有單純的熱愛。
1998年加入中英劇團成為全職演員,2014年起就任助理藝術總監。2022年獲第16屆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家年獎(戲劇)。

「我入行已經超過三十年,想來也是一種瘋狂,一種執着。我猜這些執着是難以言說的,只有單純的熱愛。」

1998年加入中英劇團成為全職演員,2014年起就任助理藝術總監。2022年獲第十六屆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家年獎(戲劇)。

團內參演作品超過80部,代表作有《頭注香》、《女大不中留》、《風流劍客》及《相約星期二》等,演活各類角色。近期演出包括《辯護人》(首演及重演)、《唐吉訶德》音樂劇、《留守太平間》、《福爾摩斯四圍騰之華生暴走大狗查》(香港及上海演出)、《羅生門》(重演)、《過戶陰陽眼》(重演)及《搏命兩頭騰》等。

近年醉心導演工作,近作包括《花樣獠牙》(2024)、《窮艙守護隊》、《解憂雜貨店》(首演至三度公演)、《科學怪人.重生》、《過戶陰陽眼》、《黃色小鴨》、《水滸嘍囉》、《谷爆笠水帶位員》及黑盒劇場製作《完全變態》等。

憑《頭注香》及《花樣獠牙》,分別獲得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主角(喜劇/鬧劇)及最佳男配角(喜劇/鬧劇)。曾獲提名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主角(悲劇/正劇)、最佳男主角(喜劇/鬧劇)、最佳導演(悲劇/正劇)及最佳導演(喜劇/鬧劇)。

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畢業,主修表演,並於2010年獲頒香港演藝學院藝術碩士,主修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