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香港首個劇團文獻庫記錄中英40年 未來有望數碼化開放

13/04/2019

中國新聞社 | 頭條 | By 韓璇

香港中通社4月13日電 題:香港首個劇團文獻庫記錄中英40年 未來有望數碼化開放

  記者 韓璇

  香港文化中心近期有個展覽,以半圓搭建時間隧道,藉由牆面的相片與文字,從1979年講起。走遠看,才會發覺原來半圓與緊鄰的三角組成一個“40”。

  這是香港中英劇團四十周年紀念展覽,題為“零與無限大”。中英劇團藝術總監張可堅接受中通社專訪,將其解讀為劇團由零開始,卻有無限於時間及空間的影響力。

  25組展品均來自中英檔案文獻庫,涵蓋各種形式的製作紀錄、繪本、場刊、劇照和影像等。作為香港首個劇團檔案文獻庫,中英檔案文獻庫去年獲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撥款資助成立,旨在保存和豐富有關中英劇團的文獻藏品。

  張可堅特別介紹一張海報,東方面孔的男子坐在一張半邊中式、半邊西化的扶手椅上,中英文混雜於背景之中,他頭頂上寫有粵語文法的一句話,亦是劇名:《我係香港人》。

  該劇創作於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香港開始回歸倒數,主權移交前的過渡問題與香港人身份認同無可迴避。“在這個時候我們自己都不認識自己,香港為什麼叫香港?怎麼會無端被英國殖民統治?如何由一個小漁港慢慢變成今天的樣子?”《我係香港人》以輕鬆活潑的方式在短短一小時內,粗略地構建起香港歷史脈絡,反應當時社會風貌之餘亦回應時代焦慮。

  當年,張可堅也是演員之一,他坦言:“參與演出,對我個人對身份的尋找也很重要”。

  這齣夾雜了普通話、廣東話及英文的創作引起社會廣泛討論,由此香港人開始認識中英劇團。除卻在本地學校巡演外,劇團還遠赴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共演出了106場”,時隔三十餘年,張可堅仍可將這一數字脫口而出。

  我們在2019年可藉由一張海報想像1985年的香港,那假如一百年後有人想要研究香港戲劇發展呢?張可堅說,建立文獻庫是為了令香港戲劇發展有更長的歷史,方便未來文化研究學者可找到充足資料。

  “當我們不再記得歷史,很多東西便會消失,包括對事物和地方的感情”,張可堅笑稱,年紀漸長少了從前的“瀟灑”,逐漸領悟“梳理歷史”的重要性,從審視自身中啟發將來。

  至今文獻庫已整理了過千份藏品,小到過去劇團到學校巡演時學生和校長寄來的感謝信。張可堅肯定文獻收藏工作會一路做下去,他期待未來等文獻庫數碼化成熟後,可開放給公眾使用,在線便可查閱資料。

  “如果香港每一個團體都好好保存自己的文獻,那集合起來就是香港歷史進程”,他希望中英檔案文獻庫起到示範作用,可供其他戲團參與和借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