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戲劇人語】由殖民到本土中英劇團40年 古天農交棒:好戲在後頭

03/04/2019

蘋果日報 | E02 | 文化 | By 鄭天儀 鄧鴻欣

【戲劇人語】香港歷史最悠久的職業劇團「中英劇團」今年慶祝40周年,它位於半山波老道的英倫風古蹟總部歷史更長,佇立香港116年。因為戰前是英軍醫院,亂葬崗、地牢鬼古傳聞特別多。當了26年藝術總監的古天農神秘兮兮的講了件「真人真事」:「某晚深夜我們在開會,突然聽到強勁的拍門聲,沒有一個人敢去應門。」一陣冷風刮起,紅磚牆外的樹被吹得搖搖晃晃,更添陰森。「原來……原來……是我們的同事坐的士回來時遺留相機在車內,好心的士司機竟開車來送還相機,我們卻把他拒諸門外。」化驚為喜,秒秒都有戲,老戲骨非浪得虛名。

六月正式攞長者八達通的古天農繼續說故事:今年是他當中英劇團藝術總監第廿五年、投身戲行五十年,是時候「換舞台」,交棒同樣在劇團多年的張可堅。「戲行無退休,King Sir鍾景輝不是也一直做?我只是中場休息,好戲在後頭。」升幕落幕、燈亮燈熄、上台落台,戲劇江湖,四十年前恍如昨天。中英劇團處於不惑之年,作為任期最長、首位華人藝術總監,古天農有何感言?

學校巡演

英文劇目轉用廣東話

「作為受資助的藝團,也要有社會責任。中英劇團最大貢獻是建立了教育劇場,不時在學校巡演,同時培養本土劇目。」古天農夫子自道,他在位最大功績是將昔日全盤英文的劇目扭轉為本土創作,廿五年來九成以上中英劇目用廣東話,本土意識濃郁,做過叫好叫座的《我係香港人》、與香港演藝學院師生合作的《沒有你……還是有你》、談香港多元文化的《咖喱盆菜釀薯條》。詹瑞文與甄詠蓓分別在一九九一及一九九二年加入中英劇團當職業演員,莊梅岩便曾是中英劇團的駐團編劇。

談到中英劇團的誕生也頗戲劇性。話說一九七九年,一位外國人Peter Day來香港旅行,知道了香港話劇團,於是向英國文化協會申請在港辦英文話劇團。用外國導演、演員做戲劇教育,一九八二年慢慢起用港人,張可堅也曾在幕前演出。「中英是殖民地的獨特產物,在內地和台灣都不會出現,香港殖民地特質孕育的。」經歷三代英國人一位澳洲人藝術總監後,古天農是劇團首位華人掌舵人。「回歸後,人問我『中英』的解讀,我會說不再局限英語,而是立足中華而着眼英華的意思。」

中三已對戲劇產生興趣的古天農,更早是寫小說,也繙譯過科幻小說,又是電影發燒友,最後選擇了戲劇,一九八三年加入香港話劇團成為全職演員,一九九三年轉投中英劇團。他記得,當年做劇團演員月薪是四千五百元,高過教師甚至政府紀律部隊人員。但現在前線演員人工是有減無加。「要養家、結婚,除非是富二代,做演員好難,因為做演員都是拎呢度出來畀人睇,心力腦力卻無合理回報。」張可堅指着良心說舞台劇演員的斷層問題。

驀然回望,古天農記得,二○○五年政府曾經對劇團削資五十巴仙,算是中英劇團的最艱苦日子。「就在這間房,我們垂頭喪氣,說不如摺埋中英好了,但大家仍想一心做好台戲。」他歸咎於政府的無知短視。「因為政府的觀念仍覺得香港是商業都會,西九只是lip service(得個講字),根本無全盤的計劃。官辦文化,如果政府一閂水喉,還有節目嗎?」

怨政府手緊

大學零培育

古天農續說:「西九在建,香港戲劇看似蓬勃,其實原地踏步,發展應該好一百倍。」中英劇團今年有一千七百萬資助,應該已是九大藝團中的「富戶」,但古天農仍嘮叨:「近年資源是增加了但仍很緊絀,因為戲劇不是純消閒娛樂,政府對文化藝術資助越少越好,因為涉及創作自由,但要大力鼓勵民間參與。」張可堅也直言,現時香港的表演場地大部份由政府管理,但紐約百老滙都是私營的。「香港所有大學無戲劇系,只當課外活動,哈佛、劍橋都有戲劇系,應該從教育入手,因為培養劇場前線和後台人員重要,但更重要是培養觀眾。」

中英劇團自去年起成立香港首個劇團檔案文獻庫,把劇團過去的發展及與香港人一同成長的珍貴物品,有系統地記錄及整理。明天起一連十日,在文化中心大堂舉行展覽,公開部份收藏品,以多媒體裝置為設計意念,讓公眾能感受及觸摸到中英劇團多年來的深耕細作,包括創團後在社區推廣戲劇教育試驗計劃的報告、八十年代首批加入中英劇團的華人演員在排練前後共同撰寫的筆記、劇團首次進入越南難民營的照片,以及在英軍昂船洲軍營作環境劇場表演的實體微型佈景等等,讓公眾進一步了解劇團檔案文獻庫的工作。

「早出道算係有啖食,以前預咗冇飯開,邊有職業劇團,預咗捱。」古天農排除世俗眼光,將話劇帶入社區,他認為戲劇的重要是改變生命。「在香港,資助文化藝術發展的是藝術工作者的青春,不是政府。」古天農悻悻然總結,擲地有聲。

中英劇團40周年《零與無限大》展覽

日期:4月4日至13日

地點:尖沙嘴香港文化中心大堂

採訪:鄭天儀

攝影:鄧鴻欣